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文动态>>学院新闻>>正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拍摄组到罗定市进行抗战时期学校迁移史的资料挖掘工作

发布时间:2021-08-10    发布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为了落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部署,做好学校校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工作,8月9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秀兰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孙林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系主任刘汉波副教授等师生一行11人受学校委托,赴云浮罗定市开展抗战时期仲恺学校迁移史资料挖掘与拍摄活动。拍摄组出发前,学校校长程萍和拍摄组合影,并勉励大家要发掘学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记录传承学校烽火办学路的艰辛历程,并做好防疫保护工作。拍摄组在罗定拍摄期间得到了罗定市委市政府,罗定市住建局、罗定市社科联等职能部门,素龙街道办以及松䓣村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拍摄期间还获得了罗定市人大常委会莫炳胜主任、市政府梁祥源副市长的接见。

 

8月10日,在罗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苏智勋、罗定市住建局副局长彭逸文、素龙街道办副主任叶叶家雄、罗定市住建局莫锋腾及松䓣村村长黄华明的带领下,拍摄组到学校抗战时期办学旧址——国宝黄公祠正式开展资料的挖掘与拍摄活动。国宝黄公祠位于素龙街道七和村委松㒼村,美丽的泷江之滨,青砖墙、红石脚、头门前檐为抬梁式雕花木构架,屋顶为硬山顶,山墙顶和正脊均有精美的五彩灰塑,头门两侧厢房墙面嵌大幅陶塑通花窗,墙头画着五彩水墨人物画,墙面抹灰勾划砖缝;门外设二级石台阶,并于明间设门,门上嵌砌花岗石阴刻横匾“国宝黄公祠”,整体上显得非常古朴而巍峨。由黄华明村长介绍知道公祠也曾一度荒废,但近十年来村民们意识越来越高,才较好地保护了公祠今天的风貌。

 

10年前的国宝黄公祠,黄华明供图)

拍摄组在进场之前,虽然已经在学校宣传部等职能的支持下,由学校人文通识教研室主任佀同壮副教授专门撰写了拍摄方案,并恶补了校史方面的知识,但在苏智勋主席的带领下重温学校在罗定的办学历史,仍然热血沸腾,激动不已。19381011日,西江流域受到日寇的严重威胁,广州各大中学校纷纷踏上迁移之路,仲恺农工学校当时辗转南海、中山、澳门、乐昌,1944年学校迁至罗定县石古乡松䓣村。由于以前出行以水路为主,当时黄氏先在国宝黄公祠旁开设了码头,是泷江历史上水上交通的重要上落客(货)点,当时仲恺师生便是坐船到该码头上岸,并在国宝黄公祠复课,门上挂了“广东省立仲恺农业职业学校”的牌子,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学校当时设有果蔬专业、蚕桑专业等,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松䓣村在国宝黄公祠不远处开辟了一片土地种菜植苗,给学校使用。当时在离国宝黄公祠50米处的空地上便成为学校的运动场,师生在此进行篮球、排球等运动,再往前一点,便是师生们的校舍,又称大书馆,意思是读书人住的地方。

 

 

 

 

走访结束后,在罗定市社科联主席苏智勋等人的帮助与努力下,共邀请到6位当年在此就读校友的后代及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村民进行拍摄和访谈,在采访过程中,拍摄组了解到学校当年的的艰辛办学历史。当时设有农艺、蚕桑等专业,共约有200名学生,20多名老师和员工,由于多次迁移,书籍教材以及实验仪器缺失严重,上课多数露天,学生没有课本,只能靠速记,幸好当时得到罗定县各方的协助支持下,办学条件才逐渐成熟起来。学校在此办学的岁月里,也给村子带来了热闹,师生们在上课之余,会在村里宣传抗日,推广农技,让村民们掌握一定的种植理论知识。在采访的过程中,村民们谈起农校在村中办学历史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光荣和自豪。在谈及学校师生生帮助村民种植果蔬时,村民陈敏贤感慨道当时仲恺农校的学生种植的丝瓜特别大,说完还用手比划着给拍摄组的同学们看。罗定过去在全省来说都是有名的蚕桑、丝绸出口基地,现如今依然有很多邻市的养蚕户到罗定购买蚕种,这些都与仲恺在罗定养蚕种桑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当地桑蚕产业打下相应基础的同时,也促进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影响至今。

 

 

 

 

在松䓣村完成抗战时期仲恺学校迁移史基本拍摄工作后,拍摄组也到罗定的另外几个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如梁家庄园等进行参观学习,并到罗定市博物馆和退休老馆长陈大远进行了深度访谈,到罗定文塔追溯历史,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仲恺在抗战时期办学时的艰辛,体会到学校“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和爱国、爱民、爱校的红色精神。拍摄组将会以此为契机,聚焦主题主线,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为新时代新征程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