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文动态>>学院新闻>>正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倪雄飞院长一行赴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展教学调研工作

发布时间:2025-03-10    发布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为进一步探索农科类高校人文特色专业的内在潜力,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上午,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倪雄飞带领文化产业管理系副教授佀同壮、袁文春、刘汉波、梁建业赴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开展专题教学调研。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院长杨正喜、副院长王瑛、汪玥主任、中文系系主任王丽娟、副系主任李飞、刘秀丽、张吕坤出席调研会。

在调研过程中,杨正喜院长介绍了人文与法学学院的办学历史,分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特色凝练、师资结构、平台支撑、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并着重介绍了该专业建设的五大措施: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厚植“三农”情怀,课程思政进入课堂教学全方位;第二,以“长基计划”为引领,构建“通专结合,本硕贯通、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以“农+文史法”为特色,做实师资、课程、教材支撑全体系,做深课堂全环节;第四,以行业领军为导向,实施“学研练赛”全链条,做实培养全过程;第五,以质量管理为抓手,构建“一核四维”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倪雄飞院长对杨正喜院长、王瑛副院长等领导和老师们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脉络,强调目前学校正处于一个关键且充满机遇的发展节点,对“农+人文”这一特色专业的建设予以了高度重视。他指出,两校同为农林特色高校,在人文专业建设领域存在着紧密且深入的契合点。同时,他讲述了学院在专业建设、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课程特色、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机遇以及前进方向进行了剖析与展望。

王瑛副院长讲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通过“中文+农”的融合来凝练专业特色,着重分享了写作课程体系、“百篇训练计划”、乡土文学和古代文学的农科融入、文学社的建设等经验,并探讨了学生在考研、考公、中小学教师、企业等领域的就业方向,强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王丽娟主任和李飞副主任则详细介绍了教研室的分布、课程版块的组合、研究机构的设置等经验。随后,梁建业、佀同壮、刘汉波、袁文春就“百篇训练计划”的执行方式、写作类课程的设计、实训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本次调研,学院教师团队深入了解到农科类高校人文特色专业在专业定位优化、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优秀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学院后续的专业建设与课程优化提供重要参考。双方表示,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两校在人文专业建设方面的合作,共同探索农科类高校人文特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文专业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