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文学与艺术课程建设规划(2014~2016)
一、课程现状
我校文学与艺术类的通识课程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文学与艺术教研室开设。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6人,开设《大学语文》、《文学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中国现代名诗选读》、《中国现代散文名著选读》、《应用文写作》、《中国文化概论》、《大学生人文通识概论》、《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艺术导论》、《美学讲座》、《中国音乐鉴赏》、《歌剧鉴赏》、《普通话水平测试讲座》等21门课程。上述课程可分为几个大类:文学类、文化类、艺术鉴赏类、其他。这些课程开设的主要根据是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研究方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课程开设的质量。但由于任课教师人数偏少,所以不可能开出建制完备的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因人设课的情况在所难免。即使条件有限,教研室同仁依然戮力同心,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争取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建设目标
文学与艺术类通识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很难有量化指标,大部分课程课时较短,当然无法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比。课程建设的宏观的、笼统的目标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由于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只能寄希望于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同时加强教学的过程控制和效果控制,以期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提升能力。鉴于此,课程建设的具体目标为:建成以主干课程引领的四个课程群,利用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加强教学过程控制,筹建与课程群相应的开放性试题库以加强学习效果控制,同时适当开发文学艺术类的实践课程,建设期限为三年。
三、建设内容
1.课程群建设
三年内拟建成四个课程群:“大学语文”课程群、“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群、“艺术鉴赏”课程群、“实用写作”课程群。
大学语文课程群以《大学语文》为主干课程,包括《文学鉴赏》、《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中国现代名诗选读》、《中国现代散文名著选读》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鉴赏能力以及对作品的多维度阐发能力。《大学语文》目前正在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该课程群的课程已相对完备,《大学语文》的网络平台建成之后,课程群中的课程可集体上线,为学生提供立体、充分的教学资源。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群以《中国文化概论》为主干课程,包括《大学生人文通识概论》、《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等,拟开设的的课程还有《儒家经典导读》、《法家经典导读》、《佛教经典导读》等。课程群的建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源流,增强文化自信。
“艺术鉴赏”课程群以《艺术导论》为主干课程,包括《歌剧鉴赏》、《中国音乐鉴赏》、《戏曲鉴赏》等课程。《艺术导论》主要以简单的艺术理论串联艺术的知识点,其他课程则以此为基础,具体讲授歌剧、音乐等艺术的鉴赏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实用写作”课程群以《应用文写作》为主干课程,拟进一步开发《初级新闻写作》、《新媒体写作》等课程作为主干课程的补充。《应用文写作》以公务文书与事务文书为主,主要讲授写作技巧,要做到文从字顺则需要学生自己的平时功夫。《初级新闻写作》主要讲授消息、通讯、评论的初步写法,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通稿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家常便饭,相应的写作技巧也成为学生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新媒体写作》主要讲授新媒体时代的写作理念,与前述“写作”行为不同,新媒体写作更像是一种自我营销,所要讲的技巧与“写作”本身没有多大关系,倒是与当下的时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四种课程群,前三种课程群的主干课程都是为“本群”课程的学习勾划路标和地图,第四种课程群其实是《大学语文》课程群语言运用能力的延伸,之所以把它另列一类,就是考虑到了它“实用”的特点。
2.开放性试题库建设
“开放性试题库“中“开放”的意义是指,试题的设计不以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为主,而是以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主。因此,该试题库将不会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以问题的形式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新的问题。新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答案需要学生自己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去解决,解决的过程不仅熟悉了知识点,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锻炼。如“先秦哲学”这一块,知识点可以包括九流十家的不同思想观点,提出的问题可以这样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儒家思想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优劣,并思考儒家思想为何能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导思想?这样的问题可以放开了让学生去做,因为有比较,学生在比较中也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我们所设计的知识点。每个课程群都要筹建自己的试题库,“实用写作”课程群因着眼于应用,可以写作题的方式设计试题库,并要求用上已学过的写作技巧。
3.实践课程建设
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在是高校教改的主要目标。文学与艺术课程关系到学生的基础素养,似乎很难跟“应用”联系起来。其实没必要把“应用”理解得太狭隘,基础素养也需要表现出来,这也可以称为“应用”。如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活动体现出来,演讲、朗诵、辩论等都是知识的外化形式,文学、文化类课程可以这种形式进行“应用”和检测。艺术类课程则可以通过设定主题的音乐(器乐、声乐)比赛、微剧本的写作与微剧的拍摄、舞台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应用”。所有的活动形式都设计为“课程”,老师进行指导,竞赛类课程的分数可以竞赛进阶的等级来确定高低。这种具有半娱乐性质的实践课程形式既长见识又受欢迎,将成为文学与艺术类讲授课程的有力补充。
四、建设措施
1.课程群建设采用“承包”制,每一个课程群由一位老师负责,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完成课程体系架构。
2.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完善课程群设置。网络课程资源较为丰富,为了实现课程群的教学目标,专任教师无法开出的课程可以优选网络课程进行补充,专任教师做好辅助学习工作即可。
3.利用学校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效果控制。通识课人数较多,老师不可能辅导得非常细致,这一点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实现学习过程的监控,同时设置合理且严格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巩固。
五、预期效果
建成四个课程群并实际投入使用,相应地建成四个试题库,建成3个以上示范性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