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
学 分:2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融贯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组织行为学、行政文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的跨学科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关系原理。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概念、公共关系传播理论、组织形象理论、公共关系危机理论,公共关系运作程序理论,等等。第二部分是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危机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类型、作用、特点、运作方式,以及正确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知识和技巧,等等。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具有扎实的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实践方法,具有较高的公关实践能力与水平,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要求大学生学习和把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性质,把握公共关系学的构成要素、功能定位,开展公关活动的基本原则;把握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类型、媒介及传播手段;把握公关组织的内涵、特点以及良好形象的塑造方式;掌握公共关系运作的主要程序,基于“内圣外王”、“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之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公关理论创新能力、关系建构能力。在此基础上,以公共关系专题实践活动为媒介,深入学习和把握危机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概念、类型、内容、作用,等等,富有实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公关操作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教学,同时结合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杂志文章,浏览有关网站以增加知识信息量。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 绪论 |
|
|
第一节 公共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
掌握 |
2 |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
理解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把握公共关系构成要素;难点是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及原则。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以公共关系组织为例,具体说明组织主体、公众客体及沟通媒介,认识有效沟通的原则。 |
|
|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组织与公众 |
|
|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的含义、特征、分类 |
理解 |
2 |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的含义、特征、分类 |
理解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掌握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难点是依据特征对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进行科学分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公关组织或公众的内涵做出说明。 |
|
|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传播 |
|
|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特征、类型 |
掌握 |
2 |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的媒介、手段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特征、类型、主要传播媒介,难点是灵活应用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正确运用公共关系传播手段完成预期任务。 |
|
|
第四章 组织形象及其塑造 |
|
|
第一节 组织形象的概念、价值效应 |
理解 |
2 |
第一节 组织形象的塑造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掌握组织形象的内涵及其价值效应,难点是运用适当方法塑造良好组织形象。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对组织的形象做出准确定位,明掺组织形象塑造模式,懂得及时矫正和维护组织形象。 |
|
|
第五章 公共关系运作程序 |
|
|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研与策划 |
掌握 |
2 |
第二节 公共关系实施与评估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把握公共关系调研的实质在于信息的双向流通,把握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等特点,把握公共关系实施的创造性、动态性、影响的广泛性。难点在于把公共关系调研、策划、实施及评估统一起来,形成系统性认识和协调推进能力。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完成具体的公共关系策划与实施方案。 |
|
|
第六章 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 |
|
|
第一节 新闻性、庆典性公共关系活动与策划 |
掌握 |
2 |
第二节 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把握新闻性、庆典性公共关系活动与策划的原则、程序;难点在于提高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实效。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完成一个新闻性或庆典性或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方案设计。 |
|
|
第七章 危机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 |
|
|
第一节 危机公共关系的类型及其管理 |
理解 |
2 |
第二节 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类型、作用 |
掌握 |
3 |
第三节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内容及其运作 |
理解 |
3 |
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把握危机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类型、内容。难点在于依据具体实际破解危机,转危为机,理解企业公共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运作方式。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够在一定的危机案例中妥善解决问题。 |
|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任正臣.公共关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3]公共关系[J].西安:陕西公共关系协会,月刊。
[4]公共管理研究[J].广州: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留美公共管理学会,月刊。
[5]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J].上海: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双月刊。
[6]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网站
[7]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8]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大纲修订人:杨竞业 修订日期:2013年11月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