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14    发布人:

 

公共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PUBLIC ECONOMICS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48  

 分:3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  

中文简介: 《公共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学习须先修完《西方经济学》基础课。本课程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政府经济职能、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国家预算、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的理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调节以及地方公共经济等内容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探讨。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和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同时分析政府的经济活动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广泛影响,是一门涉及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和分析的课程。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了让学生系统了解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府经济行为的特殊规律,引导学生从经济的视角思考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及其各自边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公共部门的深刻认识和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水平。并为其它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公共经济学课程需要将相关原理政府的税收、预算、财政行为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强调运用。但是本课程的学术渊源更多的是经济学和财政学,需要在公共管理学科背景下对很多知识的批判性掌握和运用。课程采用课堂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运用,注重对政府行为本质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概念思辨、课堂讨论、专题调查等。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  导论      

       

       

1.公共经济学的定义、政府作用的不同视角      

 了解      

6        

2.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及研究方法      

了解      

       

重点与难点:公共经济学、政府职能、政府失灵(重点)、市场失灵(重点)、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对公共经济学这门课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第二章  理想市场的标准和市场失灵        

       

8      

1. 理想市场的标准      

掌握      

       

2.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掌握      

       

重点与难点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基尼系数(重点)、罗尔斯的正义论(难点)、诺奇克的正义观(难点)、混合经济、恩格尔系数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否准确识记和区分政府资源配置的几种方式,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初步学会运用理论分析政府的职能及边界问题。      

       

       

第三章  公共产品、外部性及财产权        

       

10      

1. 公共产品概述及公共产品的提供      

理解      

       

2. 外部效应      

掌握      

       

重点与难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公地悲剧、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搭便车、邻避效应、俱乐部产品、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公共池塘、庇古税、管制、科斯定理(难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够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及产权理论等理论视角出发,能够较为恰当的分析污染问题、拥挤问题、其它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问题。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8      

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理解      

       

2.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下的公共选择      

掌握      

       

3.俱乐部理论和以足投票理论      

掌握      

       

重点与难点:公共选择、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政策执行市场、一致同意、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律(难点)、单峰偏好与中间投票人定理(难点)、偏好强度与投票交易、唐斯假说、利益集团、寻租与寻利、预算最大化模型、蒂布特模型。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准确理解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下公共选择决策存在的各自问题,并由对民主制度的运转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准确把握世界各种民主模式的优点及内在缺陷。      

       

       

第五章  公共支出        

       

8      

1. 公共支出的定义与分类      

理解      

       

2.主要的公共支出理论      

掌握      

       

3. 我国公共支出的现状及思考      

掌握      

       

重点与难点: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瓦格纳法则、累进部门与非累进部门(难点)、公共支出的时间形态模型、财政幻觉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运用公共支出理论分析和评判世界各国的公共支出情况。      

       

       

第六章  公共收入        

       

8      

1. 税收收入      

掌握      

       

2. 非税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债务收入      

掌握      

       

重点与难点:税式支出、税收要素、课税对象、直接税与间接税、超额累进税率、比例税率、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纵向公平与横向公平、税收中性、税收的矫正性、孔子的税收思想、管仲的税收思想、孟子的税收思想、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商品时、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公共负担的衡量、财政风险的分析框架(难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判断一个国家的税收健康情况、收入分配当中的公正情况、债务收入的健康与稳健情况等。      

       

       

实践环节:就课程每章的相关知识内容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和案例收集并进行随堂分析。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美]林德尔·G·霍尔库姆.公共经济学:政府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美] 查尔斯·亚当斯.善与恶——税收在文明进程中的影响.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  

3、黄凯平,岑科.税的真相——让老百姓读懂中国税.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  

4、马桑.公共经济学:思维与拓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  

5、朱柏铭.公共经济学:若干概念辨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大纲修订人:许志国                     修订日期:2018113  

大纲审定人:钟晓华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