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研究
Employee Relations Stud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实验课时:12)
学 分:2
考核方式:考查,以个人平时课堂表现+小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占30%),以期末考查项目作为期末成绩。
中文简介:本课程更侧重员工关系问题的学习,与一般宏观的劳动关系问题探讨不同,本课程所指的劳动关系是组织及管理者与所属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关系管理则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组织承诺理论而进行的旨在完善员工和组织的情感关系,从而达到吸引、留住、开发员工的重要举措。这些问题的学习更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要求,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从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入手,讲述了员工关系管理与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和联系,概述了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观点。随后对员工关系管理的各个领域及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包括员工关系管理的基础;满意度的评估及提高;职业生涯管理原理及方法;离职员工管理与解雇员工管理;新员工引导和组织社会化;压力管理;沟通管理等。这一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大劳动关系的框架下结合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我国的相关法律知识,在分析中西方差异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员工关系管理对我国企业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在课堂讲授中,通过提问、逻辑推理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课程的进行顺序,掌握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从而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体系。
2、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成了完整的电子讲稿,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案例法与实践教学法(情景剧模拟)相结合。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含实验学时)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掌握、理解、了解)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 员工关系管理导论
|
|
|
1.掌握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和要素,
|
了解
|
1
|
2.掌握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正确认识研究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
了解
|
2
|
重点与难点:掌握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体系和特点,正确认识研究员工关系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适当举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检查不同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
|
|
第二章 员工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理论
|
|
|
1.掌握员工关系的价值取向及四种调整模式,
|
掌握
|
1
|
2.熟悉员工关系主要的理论流派及各自的观点 ;
|
理解
|
2
|
3.了解员工关系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及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理论渊源。
|
了解
|
2
|
重点与难点:员工关系的价值取向以及四种调整模式的内容。教学难点是熟练掌握员工关系调整模式的应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不同理论派别的评价与辨析
|
|
|
第三章 心理契约与管理
|
|
|
1.掌握心理契约的含义、特点以及心理契约管理内容,
|
掌握
|
2
|
2.熟悉员工心理分析的方法,了解员工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
|
理解
|
1
|
重点与难点:心理契约的含义、特点以及心理契约管理内容;教学难点:心理契约管理的具体应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增加案例教学,形成人人参与讨论的氛围
|
|
|
第四章 基本员工关系管理
|
|
|
1.掌握劳动关系系统结构
|
掌握
|
1
|
2.掌握劳动关系的内容,员工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员工信息管理的内容
|
理解
|
1
|
3.熟悉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的原则,了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动标准。
|
了解
|
2
|
重点与难点:劳动关系的内容,员工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教学难点: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员工活动组织与协调的方法。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提问与小组作业
|
|
|
第五章 员工关系相关职能管理
|
|
|
1. 掌握沟通原则、沟通艺术,纪律及奖惩,压力的缓解与控制,体面裁员管理,冲突的解决策略;
|
了解
|
1
|
2. 熟悉员工承诺,压力的诊断,离职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员工冲突的性质及原因;
|
了解
|
1
|
3. 了解压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组织变革与员工关系处理,员工冲突的类型。
|
掌握
|
2
|
重点与难点:沟通原则,纪律及奖惩,压力的诊断,离职员工的管理,员工冲突的管理。教学难点是沟通艺术,奖惩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压力的缓解与控制,冲突的解决策略。关键知识点:沟通网络,员工承诺,员工离职,体面裁员,员工冲突,组织冲突,组织变革。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小组作业与情景剧策划
|
|
|
第六章 员工满意度管理
|
|
|
1. 掌握员工满意的表现,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法,员工忠诚的培养和补救;
|
了解
|
1
|
2. 熟悉员工满意的要素,员工满意度的评估,员工忠诚的拓展管理,员工满意度的战略重点;
|
理解
|
2
|
3. 了解员工忠诚的表现,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未来趋势。
|
掌握
|
1
|
重点与难点:员工满意度调查与评估,员工忠诚的培养与补救。教学难点员工满意度分析报告,及提升满意度战略。关键知识点: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满意度提升,员工忠诚度。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形成人人参与讨论的氛围,通过案例增强讨论的效果。
|
|
|
第七章 特定员工管理
|
|
|
1. 掌握核心员工的概念、绩效管理及保留,问题员工的分类、指导和使用,知识员工的特点、授权、目标与绩效;
|
掌握
|
2
|
2. 熟悉核心员工的潜力开发,问题员工的淘汰管理,商业秘密的管理;
|
理解
|
1
|
3. 了解优秀员工与问题员工的区别联系,人才流失的风险及控制。
|
|
|
重点与难点:核心员工、问题员工、知识员工的概念、分类。教学难点是如何管理核心员工、问题员工、知识员工的。关键知识点:核心员工,问题员工,优秀员工,知识员工。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小组案例作业展示与分享
|
|
|
五、 实验环节内容说明
实验环节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项目名称
|
心理契约调查
|
员工满意度调查
|
特定员工管理问题案例讨论
|
实验目的
|
4
|
4
|
4
|
实验内容与要求
|
依据心理契约的维度和内容,通过调查了解一个组织内心理契约问题现状
|
依据员工满意度的维度和内容,通过调查了解一个组织内员工问题现状
|
寻找相关案例展开小组讨论与展示
|
实验类型
|
设计
|
设计
|
演示、设计
|
实验教学方式
|
讲授与小组实践
|
讲授与小组实践
|
讲授与小组实践
|
学时数
|
2
|
2
|
2
|
分组情况
|
每组不超过10人
|
每组不超过10人
|
每组不超过10人
|
主要实验仪器
|
根据小组设计需求而定
|
根据小组设计需求而定
|
电脑
|
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
个人课堂表现20%+小组成绩80%
|
个人课堂表现20%+小组成绩80%
|
个人课堂表现20%+小组成绩80%
|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标题黑体,小四)
1. 王长城、关培兰著,《员工关系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程延园主编,《员工关系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张晓彤主编,《员工关系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大纲修订人: 张倩秋 修订日期:2017.12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