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27    发布人:

附件:              

 

小组工作

Group Work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48

 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采用综合的考核方式,除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外,还考察学生具体实务情景分析和实操的能力。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考勤:学生课堂出席不得低于80%,否则需重修此门课程

平时成绩:即实验课考核成绩学生需按照实验课指引完成在小组阶段、小组沟通、小组凝聚力、小组冲突、小组策划等环节的实验报告;40%成绩

期末成绩:闭卷考试,占60%

    

中文简介: 本门课程为社会工作专业核心必修课,亦是一门应用型实务课程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专业工作手法之一,课程使学生掌握小组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小组工作在助人专业活动过程中运用。课程除了讲授小组工作的概念、理论、模式等基础理论知识,还会与学生分析小组动力、小组过程等,并透过实操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小组策划、带领及评估。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学习部分:

1、 理解小组工作的概念及小组的特征

2、 了解小组工作的历史,理解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3、 理解并区分小组工作的模式

4、 理解并识别小组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社工在不同阶段的功能和角色

5、 能分析小组动力以及小组中的互动模式

6、 理解小组工作的伦理原则

7、 理解根据本土不同服务群体、不同主题、不同机构中应用小组工作的方法

 

 

能力培养:

1、 学会小组过程及互动分析技巧

2、 掌握如何评估服务对象需要并设计小组活动

3、 能撰写小组策划书并设计小组活动

4、 能判别不同阶段的小组状况并作出适当的介入

5、 能分析小组动力及互动模式

6、 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介入以促进小组的改变

7、 能够处理小组冲突和问题组员

8、 学会如何进行小组成效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门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

1、 讲授法及案例教学结合典型小组案例,讲授小组工作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讨论

2、 课堂互动与讨论:本门课程期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与课后学习,学生在课堂将以学习小组(2-3人/组)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活动,结合自身经验理解学习的内容;

3、 个人体验与练习:本门课程结合实验课的安排,学生将独立到社会服务机构进行实操观察,并根据教师指引在课后完成练习作业;

4、 阅读文献:除教材外,课程还会印发重要的辅助阅读材料供学生学习时作为参考;此外,教师会推荐经典的小组工作和团体辅导的书籍供学生课外拓展阅读。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小组工作概论

讲授

理解

3

价值基础与实践原则

讲授小组讨论

了解

3

小组工作的模式

讲授案例分享

理解

2

小组的发展阶段

讲授、个人体验及练习

掌握

4

实验课:小组发展阶段的实操观察

 

4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小组沟通

讲授、个人体验及练习

理解

2

实验课:小组沟通的实操观察

 

2

小组规范

讲授案例分享

理解

2

小组凝聚力

讲授案例分享、小组讨论

理解

2

实验课:小组凝聚力的实操观察

 

2

小组冲突

讲授案例分享、

个人体验及练习

理解

2

实验课:小组冲突的实操观察

 

2

小组策划

讲授、个人体验及练习

掌握

6

实验课:小组策划书的撰写

 

8

成效检讨

讲授案例分享、

个人体验及练习

掌握

2

                                             考试/答疑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1. 何洁云,社会工作:小组理论与实践,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2

 

参考书目:

1.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商务印书馆,1994

2. 刘梦,小组工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Irvin Yalom著,李敏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第五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 Ed·E·Jacobs著,赵芳译,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Corey著,邓利译,团体:过程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 Janice L.DeLucia-Waack等著;李松蔚等译,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7. 何洁云编,小组工作程序计划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2002

8. 张兆球,苏国安,陈锦汉合著,活动程序——计划、执行和评鉴,香港城市大学,1999

9. Corey,M&Corey,G.,Group:Process and practice(4th ed.).Pacific /Grove,CA:Brook/Cole.1992.

10. Yalom,Irvin 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Basic Books,2005

 

 

 

大纲修订人:郭思源                       修订日期:2017/02/18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