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社区工作》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27    发布人:

 

社区工作

Community Work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48(实验学时:16学时)

 分:2

考核方式:考察

中文简介:社区工作课程是本专业核心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社区工作》课程将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应用双线驱动,贯穿全课程学科体系的大型实践项目与分解的小强化任务结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科知识体系接受度、应用能力提升状况、专业价值素养水平、创意创新等为目标,探索能力为本的项目化双线学习的模式对该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理论教学、实地考查、实践演练、情境模拟、书面作业、考察等教学环节,围绕着社区工作理论和实务分为导引篇、理论篇、方法篇、实务篇、演练篇五大部分进行设计和授课。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专业社区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模式和方法,并能够在社区工作实践中运用,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了解社区工作在西方和我国的历史沿革,了解社区工作的过程。

2、理解专业社区工作的含义,理解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原则和理论基础,理解社区组织与管理体制。

3、掌握社区发展、社区策划、社区行动、社区营造、社区照顾、社区服务中方法和技巧。

4、理解社区工作者使命、素质、角色,掌握社区工作过程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实地考察操作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一)实地考察操作法

    本课程将操作与应用贯穿整个课程,特别是社区认知、社区评估、调查方法演练、社区策划等环节的实际考察操作。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设置大量与社区工作实践有关的仿真演练、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景教学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将会自觉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讨论法

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发言、亲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五)体验学习教学法

“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到社区的评估调查和体验,并在过程中体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体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  引导篇

 

4

1.社区和社区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掌握

 

2.社区工作实践与专业成长的关系

理解

 

3.社区工作的案例与体验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区工作内容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案例分析法和学生自我表达

 

 

第二章  社区工作历史与伦理

 

2

1.西方社区工作历史

掌握

 

2.社区工作伦理

理解

 

3.我国社区工作历史

了解

 

 重点与难点:东西方比较深入理解中国社区和工作方法的发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提问和比较分析

 

 

  环境与互动视野的社区实践

 

4

1.社会学的想象力与社会工作

掌握

 

2.社区工作的分析和干预重点

理解

 

3.社区工作的理解框架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社区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应用

 

 

第四章  社区工作理论基础

 

2

1.社区工作操作性理论

掌握

 

2.社区工作背后的理论

理解

 

3.其他理论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优势视角理论、资产减少理论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的理解过程

 

 

第五章  社会工作基本模式与案例分析

 

12

1.三大经典模式的理解应用

掌握

 

2.社区营造与社区照顾的模式

理解

 

3.社区服务等其他模式

了解

 

 重点与难点本土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思考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实地调查与体验,学生对周边社区服务体系的批判性思考

 

 

第六章  社区分析与评估

 

4

1.社区分析的方法

掌握

 

2.社区评估的注意事项

理解

 

3.社区分析的不同框架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区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在社区中的实地调查和应用

 

 

第七章  社区关系建立与维系

 

2

1.社区关系建立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

 

2.建立关系的方法

理解

 

3.进一步维系关系和发展关系的方法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区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本土化方法探索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提问和学生社区演练的应用和反思

 

 

第八章  社区策划

 

4

1.社区策划的原则和要点

掌握

 

2.社区策划的一般流程和注意事项

理解

 

3.社区策划案例分析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区策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实际操作过程,小组反思和讨论

 

 

第九章 社区资源整合与服务整合

 

2

1.资源整合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

 

2.服务整合的价值和方法

理解

 

3.案例分析和讨论

了解

 

重点与难点:社区资源整合的过程和方法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小组反思和讨论

 

 

第十章 社区工作演练

 

12

1.社区评估与走访演练

掌握

 

2.社区问题分析演练

理解

 

3.项目策划演练等

了解

 

重点与难点:小组实践过程与评价反思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课堂小组反思和讨论

 

 

 

 

 

 

 

 

 

实验环节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项目名称

社区想象探索

社区走访与评估

 社区问题分析与报告

社区项目策划

实验目的

培养社区感受力

调研和操作能力

分析研究能力

社区思维和策划能力

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地到社区探索

评估社区情况,访问相关对象并做总结

书写分析研究报告

项目策划和展示

实验类型

综合性、演示性

综合性、演示性

综合性、演示性

综合性、演示性

实验教学方式

实地走访,目的性探索

实地走访,小组讨论和展示

小组讨论和展示

小组讨论和展示

学时数

4

4

4

4

分组情况

6人一组

6人一组

6人一组

6人一组

主要实验仪器

笔 大白纸

笔 大白纸

笔 大白纸

笔 大白纸

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夏建中.《社区工作》(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

1.张和清等 .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大纲修订人:张文浩                       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