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总论
Civil Law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实验学时:8)
学 分:2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
民法是一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法律部门,民法总论是关于民法基本理念、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基本概念、民法基本制度的一门法律学科,是民法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相关法律学科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学习的核心内容,包括民法的基本法理念、民法的适用、民事权利分析、民事主体制度、法律行为、代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民法总论的理论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真实案件进行法律分析,并能够较为独立地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民法学总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法学基本体系、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了解法、德等各主要国家的民事法律制度,识记中国民法的主要内容,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一)了解民法学和我国民事立法的发展概况。
(二)明确民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三)掌握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民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四)学会运用民法理论并根据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民事案件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讲授重点、难点内容和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些与日后工作紧密相联系的工作案例及相关的参考教学资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能再实际的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开拓学生的眼界。
(四)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团队合作、课堂讨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等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分配
|
绪论
|
了解
|
2
|
第一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
|
4
|
第一节 自愿公平原则
|
掌握
|
|
第二节 平等原则
|
掌握
|
|
第三节 诚实信用原则
|
掌握
|
|
第四节 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自愿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
|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
|
3
|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要素和特征
|
了解
|
|
第二节 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的分类
|
掌握
|
|
第三节 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
理解
|
|
重点与难点: 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区分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
|
|
第三章 公民(自然人)
|
|
3
|
第一节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了解
|
|
第二节 公民的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宣告死亡法律后果、监护人的职责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监护制度、公民的户籍、住所
|
|
|
第四章 法人
|
|
3
|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和特征、法人的分类
|
掌握
|
|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及其责任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法人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质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法人的条件
|
|
|
第五章 合伙
|
|
4
|
第一节 合伙的概念和特征
|
掌握
|
|
第二节 合伙的成立及分类
|
掌握
|
|
第三节 合伙的财产与债务承担
|
掌握
|
|
第四节 入伙、退伙及合伙的解散
|
了解
|
|
重点与难点: 明确合伙的财产与债务承担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入伙、退伙及合伙的解散
|
|
|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
|
4
|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
|
掌握
|
|
第二节 无效、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
了解
|
|
第三节 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及生效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无效、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
|
|
第七章 代理
|
|
3
|
第一节 代理的概念、种类、行使
|
掌握
|
|
第二节 无权代理
|
掌握
|
|
第三节 表见代理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明确代理行为的特征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代理种类
|
|
|
第八章 诉讼时效与期间
|
|
3
|
第一节 诉讼时效概念、诉讼时效特征、诉讼时效种类
|
掌握
|
|
第二节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明确诉讼时效种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
|
|
第九章 民事责任
|
|
3
|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
|
掌握
|
|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承担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 民事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
|
|
|
实验环节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实验项目名称
|
民法基本原则
|
法人的案例
|
合同案例
|
表见代理的案例
|
实验目的
|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
实验内容与要求
|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
实验类型
|
验证
|
验证
|
验证
|
验证
|
实验教学方式
|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
学时数
|
2
|
2
|
2
|
2
|
分组情况
|
5人一组
|
5人一组
|
5人一组
|
5人一组
|
主要实验仪器
|
无
|
无
|
无
|
无
|
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1.王利明等.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二)参考资料
1.梁慧星.民法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江平.民法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彭万林.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德国民法典》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相关司法解释及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案例
(三)学习网站
1、中国普法法
2、法制网
大纲修订人: 倪雄飞 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