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刑法学总论》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27    发布人:

 

 

刑法学总论    

Punishment law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32(实验学时:8)  

 分:2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  

刑法总论对应于刑法总则的规定,有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是刑法学的重要内容。除概括论述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外,刑法总论对刑法总则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是学习、理解和研究具体罪刑规范的基础,有助于正确处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刑法学总论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刑法学总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既是一门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学科,又是与司法实践紧密相联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掌握刑法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业务学习、案例分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  

(一)了解刑法学和我国刑事立法的发展概况。  

(二)明确刑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三)掌握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我国刑法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  

(四)学会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讲授重点、难点内容和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些与日后工作紧密相联系的工作案例及相关的参考教学资料,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能再实际的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开拓学生的眼界。  

(四)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团队合作、课堂讨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等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绪论      

了解      

2      

第一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3      

第一节    刑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和意义      

了解      

       

第二节    罪刑法定原则      

掌握      

       

第三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了解      

       

第四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掌握      

       

 重点与难点: 罪刑法定原则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犯罪概念      

       

3      

第一节    犯罪概念的类型      

了解      

       

第二节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了解犯罪概念的类型      

       

       

第三章  犯罪构成      

       

3      

第一节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了解      

       

第二节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犯罪构成的意义和共同要件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   犯罪客体      

       

3      

第一节    犯罪客体的种类      

掌握      

       

第二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犯罪客体的概念和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犯罪客体的种类      

       

       

第五章  犯罪客观方面      

       

3      

第一节    危害行为      

掌握      

       

第二节    危害结果      

掌握      

       

第三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掌握      

       

第四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了解      

       

重点与难点: 明确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及其意义      

       

       

第六章  犯罪主体      

       

3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      

掌握      

       

第二节    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了解      

       

第三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犯罪主体的概念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能力及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之规定      

       

       

第七章  犯罪主观方面      

       

3      

第一节    犯罪故意      

掌握      

       

第二节    犯罪过失      

掌握      

       

第三节    意外事件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犯罪故意及其类型、犯罪过失及其类型      

       

       

第八章  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      

第一节    正当防卫      

掌握      

       

第二节    紧急避险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3      

第一节    犯罪既遂      

掌握      

       

第二节    犯罪预备      

掌握      

       

第三节    犯罪未遂      

掌握      

       

第四节    犯罪中止      

掌握      

       

重点与难点: 明确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特征、种类及意义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学会运用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理论分析实际案例      

       

       

第十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3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      

掌握      

       

第二节    主刑      

掌握      

       

第三节    附加刑      

掌握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了解      

       

重点与难点:刑罚体系的基本理论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 掌握我国刑法关于刑罚种类的具体规定      

       

       

   

实验环节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项目名称      

犯罪构成      

排除犯罪的理由      

犯罪形态      

       

共同犯罪      

实验目的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实验内容与要求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实验类型      

验证      

验证      

验证      

验证      

实验教学方式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学时数      

2      

2      

2      

2      

分组情况      

5人一组      

5人一组      

5人一组      

5人一组      

主要实验仪器      

     

     

     

     

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1.张明楷.刑法学(上).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二)参考资料  

1.黎宏.刑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2.李晓明.刑法学总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相关司法解释及由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相关案例  

(三)学习网站  

1、中国普法法 

2、法制网 

     

           

大纲修订人: 倪雄飞                      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