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筹资与管理》教学大纲
Non-profit organization financing and management
本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课程以参与式学习作为教学的取向。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主题研讨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辅以教师讲授,联系自身成长特点及对青少年社会议题的关注进行学习。
1.讲授法及案例分享:结合典型案例,教授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
2.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
3.小组研习:依照教师列出的主题,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相关议题进行研习及展示;
4.阅读文献:教师会推荐相关经典的书籍及文献阅读材料,供课外学习。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分配
|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
|
4
|
1.全球性的NPO现象(规模、分布、速度、特点、作用)
|
了解
|
2.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属性和活动领域
|
理解
|
3.中国非营利组织登记法规与分类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属性和活动领域、中国非营利组织登记法规与分类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二章 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
|
|
4
|
1.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了解
|
2.主要国家的非营利组织
|
理解
|
3.国际非营利组织和中国非营利组织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主要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和中国非营利组织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界定的依据
|
|
4
|
1. 什么是NPO?NPO的法律定义
|
了解
|
2.美国的税法 和日本的划分
|
理解
|
3.中国的三个法规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中国的三个法规、法律界定的优势和局限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的解释理论与主要思潮
|
|
4
|
1.公共物品理论
|
理解
|
2.社会资本理论
|
了解
|
3.公民社会理论
|
了解
|
4.第三部门理论
|
掌握
|
|
重点与难点:非营利组织为什么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如何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结构
|
|
4
|
1.基本管理制度
|
理解
|
2.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结构、人力资源规划、内部绩效评估)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结构、人力资源规划、内部绩效评估)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理解网络式组织结构的含义及优缺点;了解团队式组织结构的含义及优缺点;掌握组织结构类型
|
|
|
第六章 非营利组织的筹款管理
|
|
4
|
1.筹款方式
|
理解
|
2.筹款策略
|
了解
|
3.绩效评估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筹款方式与策略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七章 非营利组织的项目管理
|
|
4
|
1.项目管理及其原则
|
了解
|
2.项目申请和项目运作
|
理解
|
3. 项目评估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项目申请、运作和评估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第八章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
|
|
4
|
1.志愿者管理的原则
|
了解
|
2.志愿者的类型、领域与职责
|
理解
|
3.志愿者招募与工作计量
|
掌握
|
重点与难点:志愿者、志愿活动、志愿精神、志愿者的类型、领域与职责
|
|
|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
|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教材
1.王傅. 社会组织基本知识[M]. 广州:广大人民出版社, 2017.
2. 詹姆斯·P·盖拉特.非营利组织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大纲修订人:王傅 修订日期:2018-01-10
大纲审定人:倪雄飞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