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Counseling Psycholog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24
学 分:1.5
考核方式:
1.出席率课堂参与10%: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出席率会作为本课程考核标准之一,期望学生尽量出席全部的课程,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出席率低于70%的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2.小组汇报40%:全班学生将被分成8个小组,每组7-8人,小组成员将一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等完成心理咨询某一理论的汇报,并接受其它组组员的评分,该分数占课程总体分数的40%。
3.课程考核50%:学生可自由选择心理咨询过程记录或视频拍摄任一作业作为期末考核的方式。该部分的得分占总成绩的50%。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即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操作性。本课程属专业教育课。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心理咨询技能,形成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必须以心理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作为基础,同时与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有着交叉联系。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心理咨询员的基本职责,养成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学会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本课程主要包括心理咨询的一般概述、心理咨询的历史简介、心理咨询员的职业素养、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章节。通过教学和课堂互动训练,使学生掌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
2. 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所以除了课堂讲述和讨论外,还安排了学生小组汇报、小组论文等,并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3.多媒体演示教学。课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4.任务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寻找答案,课堂讲授之后,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完成任务。
5.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情景之中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第一章 咨询心理学绪论
教学要点:了解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联,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及类型,掌握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含义与性质
一、 心理咨询的含义
二、 心理咨询的性质与作用
三、 心理咨询与心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四、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一、 心理咨询的内容
二、 心理咨询的类型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原则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过程和作用机制
教学要点:了解心理咨询室建立的硬件及软件要求,了解心理咨询时间的约定及收费情况,掌握心理咨询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及每个环节所要做的基本工作,讨论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过程
一、心理咨询的准备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
一、作用机制概述
二、心理咨询共同作用因素的探讨
第三章: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点:
了解心理咨询的起源,心理咨询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起源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发展
第四章:心理咨询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点:
掌握心理咨询者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牢记心理咨询者的职业道德,获得合格的心理咨询者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咨询者正确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态度。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者的知识与技能
一、国外对心理咨询者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我国对心理咨询者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
第三节:心理咨询者的心理素质要求
一、心理学家的见解
二、心理咨询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咨询工作的职业枯竭及心理保健
第四节:心理咨询者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态度
一、咨询者的思维方式
二、咨询者的工作态度
第五章:心理咨询的关系建立
教学要点:
了解心理咨询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学习建立心理咨询关系的共情、积极关注、尊重、温暖及真诚等技能。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咨询关系建立的意义和特征
一、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意义
二、心理咨询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影响咨询关系的主要因素
一、共情
二、积极关注
三、尊重与温暖
四、真诚
第三节:影响咨询关系的其它因素
一、具体化
二、即刻化
三、对峙
第六章:心理咨询的对象及心理诊断
教学要点:
了解适合于心理咨询的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心理咨询对象的限定、转介,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观察、测量、谈话等心理诊断方法,能对心理问题的性质、类型、程度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对象
一、适宜于心理咨询的对象
二、心理咨询对象的限定
三、心理咨询对象的转介
第二节:心理诊断
一、心理诊断的概述
二、心理诊断的任务
三、心理诊断的方法
第三节: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个人因素
三、社会因素
第七章:心理咨询的目标确立
教学要点:
了解心理咨询目标确立的意义,学习不同心理咨询目标的分类,学会确立有效的咨询目标,主要掌握解决不同心理问题的直接目标、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确立心理咨询目标的意义
第二节:咨询目标的分类
第三节:有效心理咨询目标的特征
第八章:心理咨询的会谈技巧
教学要点:
掌握和练习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言语会谈技巧如询问、鼓励、澄清、情感反应等倾听技巧,学习和领会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解释、指导、自我开放、影响性总结等影响技术,掌握并练习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技能。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谈的概述
一、会谈的含义
二、会谈的类型
三、影响会谈的因素
第二节:会谈中的言语技巧
一、倾听技术
二、指导技术
第三节:会谈中的非语言技巧
一、目光接触
二、表情
三、空间距离及衣着
第四节:会谈中的其它技巧
一、沉默处理
二、多话处理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咨询心理学》乐国安主编, 第一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咨询心理学》张日升著, 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第一版,马建青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陈家麟著, 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
《学校心理咨询》郑日昌 陈永胜著, 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门诊》唐晶等编, 第一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学校心理辅导基础》岑国桢编著, 第一版,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张玲等著, 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何艳茹主编,第二版,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樊富珉主编, 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游永恒主编, 第一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美]艾伦·E.艾维等著, 第一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心理咨询师手册》[美]约翰·麦克里奥德著, 第一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大纲修订人: 华姝姝 修订日期:2016.03.01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