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行政秘书实务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27    发布人:

行政秘书实务 

Executive Secretary Practice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32

 分:2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中文简介: 行政秘书实务是研究秘书特点、秘书工作基本规律和秘书机构的发生、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是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办公室文员工作理论和较高的办公室工作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秘书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理解秘书工作基本特点并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课堂讨论及实践环节,了解秘书工作的基本程序,为将来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能,行政秘书实务是一门重在“实际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学生只注意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掌握秘书工作实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如讲授、案例分析、思考与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对基本概念进行讲授时应注意运用启发式方法,自下而上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演绎等能力。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讲授时要注意对难点、重点和疑点讲深讲透,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将课程知识点划分为“了解、“掌握”两个层次要求。“了解”即要求一般性地知道相关知识,“掌握”即要求较为深入地弄清相关内容。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 绪论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第二节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第三节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

1、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2、秘书工作的内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案例或情景模拟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秘书的职业学特征判断案例中的秘书行为是否具备其职业要求。

理解秘书的涵义和特征,掌握秘书工作的内容和作用,了解秘书学的涵义及对象、方法

 

3

第二章  第二章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3学时)

基本内容

第一节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一、秘书工作的起源

二、中国古代秘书工作

三、中国近代秘书工作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建党初期的秘书工作

二、中央苏区和长征时期的秘书工作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秘书工作

五、建国后前三十年的秘书工作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秘书工作

第三节外国秘书工作概况

一、港台的秘书工作

二、外国的秘书工作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起源,秘书机构的变化、秘书人员官职的变化,秘书制度与中国古代官制的区别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秘书机构的变化规律

了解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秘书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中国秘书工作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秘书机构的设立、秘书人员的配备、秘书制度的建立以及在各个朝代变化等; 

3

第三章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

一秘书机构的含义

二 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第二节 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一、秘书机构的地位

二、秘书机构的性

第三节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一、秘书工作机构的的职能

二、秘书工作要求

三秘书部门和人员的管理

本章重点及难点:

1. 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

2.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和要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秘书机构的设置原则

了解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掌握秘书机构设置的原则、秘书机构的地位、作用;

3

第四章秘书的素养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节、秘书人员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

第三节、秘书人员的心理和性格

  第四节、秘书人员的性别特征

   第五节、秘书人员的培训、考核与晋级

本章重点及难点

1. 秘书的职业道德;

2. 秘书的知识、能力结构;

3. 秘书的性格。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案例让学生判断秘书的职业道德及应具备的性格。

掌握秘书人员应具的知识、能力,以及秘书人员应有的个性品质和职业道德

 

3

第五章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  

基本内容

第一节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

第二节秘书的角色意识

第三节秘书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准则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二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三人际关系的障碍

四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本章重点与难点:1影响人际关系因素

                2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判断秘书的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否得当。

 

掌握秘书人际关系的方式和准则

 

3

第六章秘书日常工作

教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秘书日常工作基本内容,掌握秘书日常工作的基本技能

基本内容

第一节 办公室管理

第二节 通信工作

第三节 接待工作

第四节 日程安排

第五节、督查工作

第六节、保密工作

第七节印信工作

第八节、值班工作

本章重点及难点

1、督查工作

2、接待工作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判断秘书的接待及督查方法是否得当。

 

了解秘书日常工作基本内容,掌握秘书日常工作基本技能

6

第七章会议组织  

基本内容:

第一节会议概述

第二节会前准备

一会议计划和成本计算

二文件准备

三会场准备

四会议议程、程序的拟定

五制发会议证件

六会议通知的发送

第三节会间工作

一会场的组织与服务

二会议信息的收集与编发

三会议文件的起草

第四节会后工作

一会后事务

二会议文书立卷

三会议传达

四会议催办

第五节会议组织举例

本章重点 :会议前秘书工作的内容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让学生作文判断其是否掌握办会方法

 

了解掌握会议安排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前秘书工作流程及内容。

5

第八章信访工作

基本内容

第一节、信访工作概述

第二节、信访工作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企业信访工作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1、来信处理的原则和一般程序,来访处理的原则和一般程序,信访信息的综合研究

2、企业信访处理方法和信访信息的综合研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案例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掌握信访处理的方法

 

理解信访工作的意义作用,掌握信访处理过程和方法。

 

3

第九章秘书的沟通与协调

基本内容

第一节、沟通概述

第二节、协调概述

第三节、协调的内容、步骤与方法

本章重点及难点:1、沟通技巧

               2、 秘书协调的方式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让学生现场表演判断其是否掌握沟通方法

 

理解沟通含义、特点及过程。掌握够沟通和协调的技巧和方式。

 

3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秘书学概论》   主编:陆瑜芳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参考书:《秘书学》      主编:陈合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大纲修订人: 胡玉娟                            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