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教学大纲>>正文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8-09-27    发布人: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 Contest

 

一、课程基本信息

 时:16

 分:1

考核方式:考查

中文简介:创新创业方案大赛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创新创业方案大赛将技能比赛常规化,围绕技能比赛开展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究活动,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学风和实践动手能力发生显著变化,实验实训条件有较大改善,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的基础课与综合实践课,它的目的是

1.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大赛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动机。从技能大赛的选拔开始,教师就要多多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强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要想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自信是首先要具有的心理素质,一个充满自信的学生才敢于探索,勇于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的完成大赛任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自信心更加强大了。

2.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一般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技能大赛中充分体现责任心、组织纪律性、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职业素质,好的比赛成绩是靠扎实的训练和很高的职业素质来保证,增强了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等,为他们终身学习、继续深造和走向工作岗位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

4.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要求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课程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运用模拟、现场教学等方式,努力将相关教学过程情境化,使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

2.提供完备的支持条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重点提供创业模拟实验室、模拟教学软件、创业信息资源等。

3.拓展有效的实践途径。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设计、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企业创办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实地调查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一)实地调查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创新创业方案大赛必须有实际的素材,不能全凭想象。因此,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分小组到公共机构进行实地调查,积累第一手资料和直观感受。鼓励学生直接深入现场、进入一定情景中,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接触”服务对象,调查正在发生、发展且处于自然状态的现实的服务对象。

(二)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演练、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景教学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将会自觉增强社会工作服务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讨论法

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参与,亲自发言、亲自实践、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六)体验学习教学法

“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体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情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递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

 

四、 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  认识创新创业方案大赛

 

4

1.创新创业方案大赛介绍参赛指南创新创业方案大赛参赛条件报名渠道及方式赛程安排

掌握

 

2.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参赛资料解读

理解

 

3.创新创业方案大赛服务政策

了解

 

 重点与难点:全国社会工作行业技能大赛要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章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理论知识要求

 

4

1.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理论知识总要求

掌握

 

2.创新创业方案大赛创新创业知识要求

理解

 

3.创新创业方案大赛业务知识要求(比如医务、农业等等)

了解

 

 重点与难点: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理论知识要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章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实践能力要求

 

4

1.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实践能力总要求

掌握

 

2.创新创业方案大赛计划书的写作方法

理解

 

3.创新创业方案大赛计划书常见问题

了解

 

 重点与难点: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案例分析要求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注意事项

 

4

1.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答辩准备

掌握

 

2.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思想、心理准备

理解

 

3.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其他注意事项(如身体健康和当地气候)

了解

 

 重点与难点:创新创业方案大赛的答辩准备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通过课堂提问及课后习题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使用教材

刘艳彬,李兴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二)参考书目

1.雷朝滋主编.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2.张育广,许泽浩,罗嘉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前孵化器及众创空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大纲修订人:王傅                         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