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知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基本信息
实习环节代码:121019
实习环节名称:专业认知实习
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实习(课程设计)周数:2周
学分:1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大一学生
先修课程与环节:社会工作概论
二、实习目的和任务
社会工作专业认知实习是社工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社工新生认识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学生参与前线社会服务、完成实习作业、汇报分享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目前专业的发展形势有所了解,对社工专业、职业有感性认识。同时,透过专业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有具体的认识,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奠定基础,增加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三、实习方式
实习主要安排大一学生通过参加义工服务的形式,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和不同的社会工作领域的工作。完成40小时的专业社工机构的义工服务时数进行,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
四、实习教学方法与要求
实习采用教师督导和机构督导配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 积极推荐和链接相关优质实习资源供学生选择,并保障实习质量
2. 做好准备,认真组织,严格学生考勤。
3. 实习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好双方的协调工作。
4. 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并给学生必要的专业认知指导。
5. 与实习单位一起,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习期间学生的安全。
6. 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组织学生总结解答疑难。
7. 负责处理实习期间的日常事务,不定期向系里汇报实习情况,不能处理的事务及时向系里报告。突发事件及时取得实习单位和学院的支持和援助 ,确保实习安全顺利地完成。
五、实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项目名称
|
具体内容
|
时间/地点
|
专业认知动员
|
系领导做专业认知实习动员报告
|
教室
|
专业认知实习介绍
|
介绍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和安排、课程要求、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报告要求
|
专项认知实习必选:社会服务I
|
专项认知实习必选:儿童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家庭综合服务(20小时)
|
相关实践基地、社工机构
|
专项认知实习自选:社会服务II
|
专项认知实习自选1:志愿团体、NGO、公益组织等公益活动(6小时)
专项认知实习自选2:精神康复、残障、农村社会工作等专项服务(6小时)
|
相关社工机构、社会组织
|
作业
|
根据要求完成本实习作业
|
|
六、实习基本要求
(一)实习教学目标:
对目前专业的发展形势有所了解
对社工专业、职业有感性认识
透过专业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有具体的认识,为学生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奠定基础
增加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二)对学生的要求:
1. 积极留意合适的实习资源
2.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认真学习有关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加实习。
3. 自觉遵守实习纪律及要求的有关规定。
4. 在实习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学习,认真思考,礼貌提问,做好见习笔记。
5. 实习结束后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同时需附上社会服务组织或相关单位加具公章的社会服务时数证明。
七、实习(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1、专业认知实习(社会服务)记录卡,并确定完成足够的服务时数,40分(由指导老师根据记录卡评定)
2、 实习日志:每次义工服务/每项义工服务后撰写
3、2000字以上实习报告,具体要求见《专业认知实习报告》模板
第2、3两项合计50分(由指导老师批阅)
4、提交文书质量:10分(要求文书整洁、用A4纸打印、按专业认知实习(社会服务)记录卡、《专业认知实习报告》、《专业认知实习日志》依次排序,左侧装订)
5、满分100分,上述两项合计作为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成绩,记入学生个人档案。成绩评定: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八、实习(课程设计)指导书(小四黑体)
罗观翠.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指导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大纲修订人:郭思源 修订日期:x x x
大纲审定人:x x x 审定日期: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