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Social Work with Elders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 时:32
学 分:3.0
考核方式:
1.出席率课堂参与10%: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出席率会作为本课程考核标准之一,期望学生尽量出席全部的课程,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出席率低于70%的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2.小组汇报20%:全班学生将被分成10个小组,每组5-6人,小组成员将一起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等完成课堂提问,每次合格的答案会有相应积分,该分数占课程总体分数的30%。
3.期末考核70%:期末以小组考核的方式进行,每组需完成一项长者口述历史汇编的任务,并真实记录其中的片段,小组需要提交内容包括:长者口述历史汇编文书,该分数占课程总体分数的70%。
中文简介:《老年社会工作》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限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和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类型、工作范围及指导原则、基本理论、老年社会工作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等,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旨在使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领会不同类型家庭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科学诊断和有效解决不同类型老年问题奠定基础。
1.通过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作业练习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全面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通过不同类型的老年问题分析和探讨,使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老年人问题及解决不同老年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解决不同老年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
2. 主动性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所以除了课堂讲述和讨论外,还安排了学生小组汇报、个人论文等,并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有关文献,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3.多媒体演示教学。课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4.任务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寻找答案,课堂讲授之后,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完成任务。
5.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置身情景之中去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四、教学内容
周 别
|
课时数
|
教 学 内 容 及 方 法
|
1
|
2
|
第一讲 老年社会工作背景
主要内容:
1. 21世纪的人口老化
2. 老年人群体的人口特征
3.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年
4. 老年社会工作的场所
|
2
|
2
|
第二讲 生理上的变化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主要内容:
1.身体为什么会衰老
2.老年期生理上的变化
3.生理变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4.特殊老年生理问题
|
3
|
2
|
第三讲 老年期心理与社会生活方面的调整
主要内容:
1. 心理方面的老化
2. 与老年相关的社会理论
3. 心理与社会变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
|
4
|
2
|
第四讲 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的评估
主要内容
1. 评估的目的
2. 评估需要考虑的问题
3. 评估的条件
4. 评估的内容
|
6
|
2
|
第五讲 老年人情绪、认知上的辨别和诊断
主要内容
1. 抑郁症
2. 阿尔兹海默症
|
7
|
6
|
第六讲 社会工作对老年人生活、情绪、认知的干预
主要内容
1. 干预过程
2. 干预的障碍
3. 具体干预方法
|
10
|
2
|
第七讲 老年人药物成瘾与自杀
主要内容
1. 老年人饮酒与酗酒问题
2.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
3. 老年人自杀问题
|
11
|
2
|
第八讲 老年人小组工作
主要内容
1. 小组工作
2. 小组中的文化问题
3. 小组中的伦理问题
|
12
|
2
|
第九讲 虐待与疏于照顾老人问题的处理
主要内容
1. 哪些情况属于虐待老人
2. 虐待老人出现的原因
3. 干预虐待老人问题的策略
4. 相关伦理问题
|
13
|
2
|
第十讲 老年人照顾者的支持服务
主要内容:
1. 伴侣和配偶的支持工作
2. 老年伴侣的治疗干预
|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老年社会工作》,刘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纲修订人: 华姝姝 修订日期:2016.09.01
大纲审定人: 审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