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

当前位置: 首页>>创新创业>>获奖>>正文

人文学子在“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中获铜奖

发布时间:2021-04-21    发布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近日,由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指导,韶关市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探寻历史足迹——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实践成果征集大赛”揭晓,由学校校报编辑部主任郭小娜老师指导的“乘风破浪”队所提交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抗战期间教育历史调研报告》喜获铜奖。

 

“乘风破浪”队由三位同学组成,我院行管181班学生李欣担任队长,另外两位同学为校学生新闻中心戴敏静、王倩楠。在郭老师的指导下,“乘风破浪”以“挖掘仲恺历史,弘扬仲恺精神”为目标,深入历史教学地点乐昌,重走教学足迹,挖掘当时学校办学历史,撰写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抗战期间教育历史调研报告》。

 

本次大赛于2020 年 7 月 1 日启动,共吸引了全国各地120家单位、446支队伍,共1095人次报名参赛,征集到660个作品。经过初选,350个作品进入网络展示与投票环节,最终大赛组委会评出了各类别、各组别的金、银、铜奖和最佳人气奖。我校的“乘风破浪”队,披荆斩棘,一路进入复赛决赛,最后荣获“社会调查类——大学生组”铜奖。

 

                                                                                       上图为李欣同学访谈桂花村村长

“乘风破浪”队所提交的调研报告梳理了抗日战争期间,广州遭到日军轰炸,仲恺农工学校(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被迫辗转多地办学,开启了长达八年的烽火办学路的历史经过。三位同学在调研期间多次深入实地到乐昌市桂花村拍摄历史遗址,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收集史料,对丰富我校的校史有一定的作用。

仲恺农工学校在抗战期间先后五迁校址,在南海、中山、澳门、乐昌、罗定等地办学,培养了200多名学生。1940年9月,仲恺农工学校迁到韶关乐昌西乡桂花村,在这里坚持办学3年9个月,可以说是战时办学时间最长的校址。

 

在乐昌县西乡桂花村办学期间,仲恺农工学校师生共200余人分为6个班级上课,在这个四面环山北临武江的小山村中,仲恺学子克服场地与设备的限制,在山林中用竹子搭起简陋的棚作为校舍和宿舍,而一部分老师则居住在当地村民的家中。

 

                                                                                                                                               上图为曾收留仲恺师生的桂花村欧姓老人住宅历史遗址

三位同学通过追溯历史,倾听历史见证人讲述的故事,更深入地了解了我校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苦办学历程,进一步感受到了当年学校师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李欣表示,这次调研,加深了她的爱校荣校之前,也让她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的学习和生活。

                                                                     上图为曾收留仲恺师生的桂花村欧姓老人住宅历史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