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14:30—16:00,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教学楼B501开展了“知仲恺·学仲恺·爱仲恺”纪律教育月专题讲座。本次主讲嘉宾原定是原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唐明勇老师,后由于临时有重要会议改由园艺园林学院党支部副书记石利刚老师主讲。出席本次讲座活动的有人文党支部书记杨瑞香老师、人文学院辅导员杨玮玉老师,以及人文党支部学生党员以及人文学院2017届全体新生将近200人。
石老师先从廖仲恺的革命生涯、廖仲恺的革命情谊、廖仲恺的革命功绩带领我们走进了廖仲恺辉煌的一生。接着,石老师分别从“知仲恺”、“学仲恺”、“爱仲恺”三个层面给在座的师生上了一堂精彩趣味又发人深思的“校情校史”课。
(一)“知仲恺”,石老师从筚路蓝缕的创校史,声情并茂地带我们回顾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从1927走到2017这90年来走过的坎坷艰辛,也给我们预告了仲恺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学仲恺”,在了解仲恺的历史后,我们应当学习“三种精神”:第一,学习廖仲恺的革命精神;第二,学习何香凝的爱国精神;第三,学习仲恺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同时,传承“三种品质”:一是传承仲恺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品质;二是传承仲恺人爱国爱农的政治品质;三是传承仲恺人勤慎耐劳的人格品质;
(三)“爱仲恺”,第一,先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克服“三不”:不满意、不适应、不知道 ,以及“四理”:间歇心理、茫然心理、落差心理、怀旧心理;同时学会“五调”,即自我调适、学校调剂、社会调整、家庭调节、朋辈调处;第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面对名校光环、二本自卑、或者不喜欢自己的专业等问题,要学会调整心态,适应现实的环境,利用现有的平台,培养兴趣,多读书;多活动;第三,规划自己,做一个大学四年路线图。石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给同学们提供了几个普遍的参考方向:继续深造、积极就业、自主创业;第四,发展自己,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自立能力等;
石老师用自己从事学生工作十几年的经验,跟在座师生分享了很多自己的学生工作生涯中遇到的的案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有深刻的警醒,有诙谐的调侃,现场气氛十分融洽。
讲座结束,杨书记做了精简的总结,并在现场就石老师的讲座提了三个问题检测同学们听讲的效果,并表示对同学们反应的效果感到欣慰。此外,杨书记还特别劝勉同学们切莫浪费大好青春去打网络游戏,要随遇而安、自强不息、奋发有为,鼓励人文学子“进德、修业、文雅、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