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本科教学>>最新动态>>正文

人文学子下乡驻村实践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5-20    发布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于2025年5月12日启动为期4周的农村社会工作驻村实习。2023级社工学子分赴梅州市丰顺县黄花村、清远市佛冈县二七村、小梅村、潮州市饶平县东明村、永善村与广州市白云区竹三村、新和村7个乡村,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培育与公共服务优化,探索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创新路径。

               图1. 东明村小组在茶山进行社区产业探索

特色产业培育:激活乡村经济"新引擎"

各小组因地制宜,深度融入乡村产业链。竹三村团队协助采集灵芝、建设"特色产业培育项目",探索菌类经济发展新路径;东明村小组挖掘梅花资源,规划赏梅路线与民宿设计,打造文旅融合样板;永善村团队则聚焦茶产业困境,提出数字化平台营销方案,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学生们在田间大棚里挥洒汗水,在项目策划中凝聚智慧,为乡村经济注入创新活力。

社区治理创新:绘就乡风文明"工笔画"

黄花村团队以党建引领社区营造,参与党员活动日、清扫山道,聆听村干部"幸福观"的质朴哲思;东明村小组通过资源地图绘制与村史整理,挖掘乡村文化基因;小梅村团队发放政策书籍、开展电访服务,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学生们用脚步丈量乡土,在乡规民约的传承与创新中,勾勒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温暖图景。

               图2. 黄花村小组手绘村庄资源地图

助农培训赋能:点亮乡村技能"聚光灯"

新和村团队协助AI实操培训,帮助农户跨越数字鸿沟;永善村小组则深入茶园体验采茶工艺,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示范,学生们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智慧相结合,为乡村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图3.新和村小组协助开展助农AI实操培训

本次实习不仅是知识的双向奔赴,更是青年与乡土的深度对话。学生们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读懂了乡村的诗意与艰难,在与村民的共情中,锚定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坐标。四周的驻村时光,既是一次基层治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堂书写在大地上的成长课程。社会工作专业驻村实习不仅是仲恺学子“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生动实践,更是学院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校“双百行动”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驻村实习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以青春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写下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