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最新动态>>正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决赛

发布时间:2019-06-21    发布人:人文学院

6月20日晚上7:30,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以下简称“人文学院”)在学术报告厅举办第二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决赛,大赛主题为“社会变迁与群体行为”。本次大赛的评委有: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瑞香、公共管理系主任钟晓华、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王傅、副教授许志国、副教授戚兴华;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有:人文学院院长曾秀兰、指导老师谢万贞、辅导员赵国英、四大组织学生干部代表。20172018级行政管理专业全体同学到场观摩比赛。人文学院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每年以举办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的形式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与角逐。

此次比赛有8支队伍进入决赛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分别以小视频和PPT展示的形式围绕自己的选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每支队伍都详细的介绍了小组选题、研究方法、问卷等具体情况。此次比赛的选题丰富、涵盖面广,对社会变迁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例如:抑郁症认知、环卫工人职业认同、短视频对中小学生对影响、老年人精神需求、二胎生育意愿等。各队的选题贴近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答辩环节中,老师们从样本的选择、变量分析、选题的严谨性、研究方法、调查报告规范等方面对各队伍进行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参赛选手们也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陈述答辩。各队选手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表达顺畅,现场气氛活跃。

 

    比赛结束后曾秀兰作总结讲话。她首先表扬今年的比赛主题突出,具有较强的学术氛围,各队的选题鲜明、突出、有含金量,还表扬了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和选手们台前幕后的精心准备。她建议选手们可以在选题、规范性、研究结论上有更大的进步,在定位选题上可以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三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科方法,实现文科基础上的多学科融合。最后曾秀兰表示此次比赛的目的是引起同学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经过激烈角逐,比赛结果如下:一等奖是“短视频APP对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二等奖是“社会整合与老年人精神需求研究”、“关于已婚职业女性成为家庭主妇因素的研究”;三等奖是“黄埔古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保护与开发路径”、“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优秀奖是“政策对环卫工人职业的影响”、“90后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二胎政策下广州市海珠区居民的生二胎生育意愿”;最具人文关怀奖是“政策对环卫工人职业的影响”;最佳人气奖是“二胎政策下广州市海珠区居民的生二胎生育意愿”;最佳风采奖是“短视频APP对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调查报告大赛已圆满结束,对参赛和观摩的同学来说印象深刻。同学们在调查的准备、研究和比赛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得到的锻炼,已成为大学期间的收获之一。通过本次比赛,同学们提高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个人技能的培养,也为学院以后的调研活动、调查研究类比赛打下夯实的基础,更加突出我院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研究竞赛的传统与优势。为人文学院争光添彩,再现人文学子风采!